文 /夏惊鸣,J9九游会管理咨询集团副总裁兼战略转型与组织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擅长围绕战略增长进行文化纲领、商业模式、组织、绩效和激励的整体设计
来源:J9九游会e洞察(ID:chnstonewx)
华夏基石e洞察原创,如需转载请通过向J9九游会e洞察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
管理咨询业务合作:15967150643(微信号mysoul3或617989295)
一、战略核心回答三个问题
1. 增长点在哪里?
增长点在哪里其实就是业务选择。业务组合战略,实际上是回答企业的增长点在哪里。很多企业困难就在于增长领域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如果增长点得到明确回答,战略也就想清楚了一半。这里的增长点是指深入实际,深刻洞察,真正想透的增长点,真实的增长点,而不是是似而非,一些概念、一些方向的伪增长点。
2.如何实现增长?
如何实现增长,这实际上是我们经常所讲的商业模式问题。如果要实现增长,就一定要想清楚:客户到底是谁、谁最愿意和最容易发生购买?客户到底有什么痛点和需求、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客户为什么选择我们而不是竞争对手,那么,我们的定位(价值主张)是什么?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赢得发展和竞争的关键策略是什么,关键的举措是什么等等。别一想到商业模式就觉得很炫,本质上是回答这些问题。
有很多企业经常会讲:我们的战略很清楚,是下面执行力不行。我认为,一旦说这句话,往往是所谓清晰的战略只是一个方向、一些概念或所谓的模式,是似而非,战略没有真正想透,但是客户是谁,客户到底有什么痛点,客户是如何做决策的,竞争格局到底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竞品,这些竞品到底有何优势劣势……很多深入实际的细节都没有搞清楚。
战略既是方向,也是细节,往往我们要在细节和实际中,才能看清真正的方向。大家就要多思考一下,因为很可能是战略没有想透,没想透,就不容易达成战略共识,没有战略共识就不容易形成战略行动力。
当然,这个想透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真的抓到了增长的本质和客户购买的本质。
3. 如何将增长的责任分解下去?
如何将增长的责任分解下去,就是战略解码、战略管理或目标管理。张三、李四、王麻子分别攻什么山头,公司才能实现总的山头,这要清晰。当然,下面的四梁八柱,真正的目标是什么,有些时候也不清晰,原因往往是前面如何实现增长没有真正想透。
回归到增长的角度理解战略,就是这三句话:增长点在哪里,如何实现增长,如何将增长的责任分解下去。
二、四类不同的战略增长形态
现在有很多企业有这种感觉——过去做什么都好赚钱,现在做什么好像都很难,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理解增长的规律,也就是增长有哪些形态。明白了增长形态的规律,你就清楚了企业处在什么位置,你就明白了企业实现增长的可能创新路经。我总结了一个增长形态的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
图1 战略增长形态矩阵
我用图1的矩阵来表示:
横坐标是机会。说到增长,首先是要有机会,没有机会哪有增长。记得前几年小米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网络上大量批评小米,其中有一个批评针对的是雷军的风口论。后来雷军先生还出来解释,其实我觉得根本不用解释,风口论是对的。一个企业或企业家就是要找机会,就是要创造机会,没有机会怎么增长呢?只不过我们不要机会主义。
机会是一个企业发展永恒的命题,没有机会就没有增长。在战略分析当中,普遍采用战略理论的SWOT分析,机会、威胁、优势、劣势。我认为这个要改一改,核心是机会分析,回答未来的增长机会到底在哪里。我们往往出现一个现象,战略分析一做就是几十页内容,但是企业主要增长点在哪里,回答的还是是似而非的,就是因为我们按照“机会、威胁、优势、劣势”的结构看似很专业的去分析,却忘了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要选择企业的增长点。
机会有两类:一类是增量机会,中国2010年以前的市场飞速发展,基本上都是增量机会。好像是冯仑讲过这么一句话,这是时代的成功,大家都坐在电梯里面,电梯在往上走,我们跟着走。当然也没有这么简单,企业要成功,还要有企业家的洞察力和魄力,还是离不开团队的奋斗。但这一时期,我们确实处在一个风口期,这是增量机会。那个时候,大家感觉做什么都好赚钱,就是这个道理,而现在为什么大家觉得钱难赚呢?因为很多业务进入存量时代,也就是红海,是存量机会。
所以,增长形态矩阵的横坐标是机会,一端是增长机会,一端是存量机会。
要抓住机会,无论你采取什么办法,可以归结为一个词叫创新,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创新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颠覆性的战略性创新;一类是没有颠覆性的战术创新。
所,增长形态矩阵的纵坐标是创新,一端是战略性创新,一端是战略性创新。
基于这两个要素,我们可以把复杂商业世界中的增长去分为四种形态:风口鹰、风口猪、不对称战略、重构战略。
1.风口鹰战略
如果是增量机会,又是战略性创新,就称之为“风口鹰”战略。不用去找风口,自己创造风口,典型的企业是日本索尼,发明了摄像机,创造了一个市场;发明了随身听,又创造了一个市场。有核心技术,他是造大势,自己能够创造一个市场,但这种企业很少。
2.风口猪战略
处于增量市场,但没有什么颠覆性创新,这就是“风口猪”战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一下进入短缺经济时代。2010年以前,中国几乎100%的企业都是幸福的猪。为什么大家觉得过去钱好赚呢?增量机会。联想为什么会成功?电脑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市场,有没有什么颠覆性创新,没有。华为为什么成功?除了有任正非和华为团队之外,最重要的也是找到了风口市场,从1999年开始,中国大规模的通信产业投资与建设,市场供不应求。美的、海尔、格力等,为什么能成功?也都是增量市场,短缺经济,过去那个时代,大家都没有钱,但即使你有了钱,你买一个收音机,还要票,这不就是一生产出来就能赚钱吗。
3.不对称战略
现在已经到了存量市场、红海市场,在没什么战略性创新情况下,企业能否做好?能否活下去?也是可以的,不然90%的企业都不会存在了,因为90%的企业都在这个象限。在这个象限,要想活得好,一般应采取不对称战略。不对称战略又包括两个:一是利基战略,选择一个细分市场,在细分市场做透;二是相对优势战略,在同样的市场竞争,但是在某一个方面做得比别人好,形成相对优势。
4.重构战略
在存量市场,而且进行了战略性创新,这叫重构战略。很多成功的企业就是走了重构战略这条路。生态战略就是通过重构战略延伸而来的。重构也分两类:一类是延伸重构,沿着原有的优势进行延伸;一类是变道重构,通过新技术或新模式,对原有产品、商业逻辑等进行重新定义。
这就是我总结的商业世界中的四类增长形态,每一类有不同的玩法和关键点。当然,不是说一个业务只有一种选择,在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业务当中,有可能会同时出现多种增长形态。
风口鹰战略就不谈了,下面把风口猪战略、不对称战略和重构战略的关键点进行分享。
三、风口猪战略
风口猪战略就是找大势。怎么找?主要关注三大方面:一是重大技术创新,二是重大社会变迁,三是重大政策。
1.重大技术创新
过去,很多大企业的成功就是跟随着重大技术的创新,联想跟随电脑,华为跟随通信。这几年有很多热点,比如人工智能、VR、新能源汽车……。大家想一想,这些技术是现在才出现的吗?不是,早就出现了,我记得初中上学的时候,英文的阅读理解做过的题目中就有VR这个概念。但为什么以前不热而是最近才热起来呢?因为以前都在实验室里,现在产品化、商业化的临界点要来了。大家再想一想,如果这些技术一旦能够真正实现产品化、商品化,会发生什么?很多产业会产生颠覆性变化,有很多以前辉煌的大企业会突然轰然倒塌,又有很多新企业会突然冒出来,成长成巨无霸。
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电池。以前我碰到一个科学家,也是在座一位企业家的合作伙伴,他告诉我,电池有三个致命的痛点:一是充电时间长,以前长的要充一天,现在也要好几个小时;二是衰减,今年500公里,明年450公里,后年就是400公里,当然现在这些都在进步;三是安全隐患。他那个时候就跟我讲,电解液问题已经解决了,就是固体电池,如果用固体电池,充电就想加油一样快速,充电一次的行驶里程是1000公里,而且永不衰减,第三,永不爆炸。现在问题出在电极材料,也就是电子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高速公路,电极材料需要单层石墨烯,而石墨烯的工业化还没有实现,大家想一想,如果技术一旦突破,整个汽车行业就被颠覆了,这是几十万亿美金的市场。同样,如果VR技术的体验能突破“晕”这个痛点,就又是几十万亿美金的市场会被颠覆。你家的电视可能要换了,游戏机要换了,可能手机也不一样了。
2.重大社会变迁
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已经经过了三次重大社会变迁:第一次是改革开放,短缺经济出现,发展重点从消费品、轻工到重化工;第二次是城镇化;第三次是现在,升级和全球化。
我看过一本关于美国世纪的书,我的体会美国的发展就是四次社会变迁的红利。第一次是土地红利,欧洲移民到美国去,地广人稀,种棉花、砍木材都赚钱;第二次是战争红利,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中立国,完备并提升了美国的工业体系;第三次是全球化红利,二战之后扶持日本振兴欧洲,把美国企业大量带出去;第四次是创新红利,利用文化、机制和实力,吸引全球的优秀人才到美国,并激发创新。
其实我们中国也一样,我们现在的重点,一个是升级,一个是全球化。不升级是没有前途的,很多企业尤其是传统工业,不用做战略规划,战略就是进口替代,要升级。中国消费也是走在升级的路上,尽管中国是一个多元化、不平衡的市场,最近也有很多降级的声音在出现,当然这是对许多政策的担心,但未来中国消费升级是势不可挡的,哪怕是中间会出现一些波折。
再比如全球化就讲一个例子康师傅。我好像记得康师傅创始人原来在台湾是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就是因为来大陆在火车上吃方便面,对面有人问,什么东西这么好吃,他说,方便面。但就这么一问,企业家就是企业家,他马上意识到,这里有市场。于是就是因为抓住了大陆的发展机会,一个国际化的大集团就长成了。
3.重大政策
“一带一路”、环保政策等,都会带来机会。“一带一路”一定是机会,如果有问题,不是这个政策有问题,而是做得不好。海外也是市场,区域增长也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纬度,未来,中国一定有大量的企业走出去,没有大量的企业走出去,没有大量的企业有真正的全球产业竞争力,中国就谈不上崛起。
再比如环保政策,大家应该知道一个企业叫温氏股份,是养鸡养猪的,这个企业很厉害。2016年,温氏营收近600亿,净利润超过了100亿元。为什么呢?一头猪的利润是800元,出栏1750万头,猪的利润就有140亿。养鸡养猪怎么会这么赚钱,很多人看不懂,刚上市的时候,《证券日报》还有人写过一篇文章,说一个养鸡养猪的企业有2000亿市值,这里面一定有猫腻。其实,是他不了解这个企业。温氏首先是一个生物工程公司,是高科技公司。海外有人总结,全球的鸡有四大系,其中一个就是温氏系,其它的都是海外,称上系的背后是基因库。那么,这几年它这么赚钱,最主要的原因是养猪业的发展。大家猜一猜,前几年猪价为什么一直在涨?那几年猪价上涨最重要的原因是环保政策。有一年温鹏程参加两会,他认认真真地研究两会报告,那一年,两会报告中讲要抓环保,他回去之后,召集开会决定要抓环保,当时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都反对,因为成本急速上升,当时又不要求,干嘛要投这个钱。但温鹏程坚定不移地投钱改装设备,搞环保。两年之后,真的开始抓环保了,很多松散小的养殖户不给养了,导致猪的供给出现缺口,猪价不断上涨。温氏因为解决了环保问题,那几年得到快速的发展。
另外,乐视成功的第一桶金,和温氏有点相像。当时,乐视网做得不太好,在视频网站算十名开外。贾跃亭对外界比较敏感,有一年听说要抓知识产权,贾跃亭以极低的价格把很多电影、电视、网络小说的版权买了。乐视的第一桶金就是版权分销商,成功抓住了知识产权的重大政策。
回顾中国企业过去40年,绝大多数都是抓住风口,跟随这三个大势,八九不离十。
四、不对称战略
这个象限就是很多企业感受的红海,似乎做什么都很难,转型也很难。这样的情况下,主要采取的是不对称战略,而不对称战略形态主要包括两个:
1.利基战略
所谓利基战略,就是确定一个细分的目标市场,做深做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长城汽车,它的成功就是利基市场的成功。还有OPPO/vivo开始的成功,也是利基战略的成功。汽车竞争激烈,基本是国际玩家;手机也是,竞争比汽车还激烈,以前也基本是国际玩家。长城汽车聚焦在低端SUV市场却了巨大成功,这就是利基战略。
2.相对优势战略
但是不是利基市场,而是在相同的目标市场进行竞争,那怎么玩?这就是相对优势战略,就是在某些方面做得比别人强。
举个例子,苏州的宝时得,是做电动工具的,主要出口欧美市场,但是我告诉大家,他在欧美市场超过了德国的博世,而且同类产品价格比博世还要贵,大家是不是觉得不可想象?我觉得这个企业值得中国传统工业企业学习。
当时别人给我介绍宝时得时,我也很是惊讶,一定要去看看,我是2017年去宝时得参观调研的。去之前,我大概觉得他成功的核心一定是做透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持续创新”,去参观之后,果然如此。举个例子讲,大家都有小时候往墙上钉钉子的经历吧,最怕什么呢?对,最怕砸到手。他们洞悉到了痛点,发明了一个电动工具,前面有一个套管,把钉子套进去,然后你要往哪里钉,就抵住在那里,一按电钮,哒哒哒哒,钉子就钉进去了,再也不用怕砸到手了。再比如工业用电锯,使用过程中,电锯会震动、发烫,工人工作一天后,回去后,好久不能拿刀叉吃饭。基于这个痛点,宝时得改进了冷却系统和减震,改造目标是工作一天后,回去马上能拿刀叉吃饭。在宝时得的产品展览室里有成千上万种产品,每个产品都有这种创新的故事。
我当时想,企业创新体系落地是很难的,宝时得的产品创新是怎么做到的?他们的一位周总的回答是:这很简单——那就是从老板开始,到研发副总,到产品总监、产品经理,一直到研发人员,对于每一个产品,所有人都在问,都在讲的就是两句话:痛点是什么,亮点是什么。创新就落地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思考,而且做的事情都在围绕客户的痛点是什么,和竞争对手不一样的亮点是什么,创新不就落地了吗!有的时候,不要把管理想得太复杂,管理中来的最快,又非常重要的就是领导力和机制。领导,简单讲,就是带兵打胜仗;机制,简单讲,就是激发奋斗打胜仗。
归根结底,看一个企业,感觉这个企业很牛,坦率讲,不是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所谓“模式”,而是是因为做到了三点:第一是认真;第二是坚持,第三,做透。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很绚丽多彩的“第五个包子”,殊不知,人家是认真、坚持、做透地吃了前面四个包子,才有第五个包子的饱。如果大家能够做到这三个词“认真、坚持、做透”,我敢说,一定会成为一个很伟大的企业,因为99%的企业做不到。
这是不对称战略中的相对优势战略。从这几年的管理实践来看,很多不是特别大的企业做得很好,即使是在红海市场,也能做出很牛、很好的企业,华为也好,温氏也好,宝时得也好,这些牛逼的企业,背后最核心的还是认真、坚持、做透。
五、重构战略
存量市场,但有战略性创新,这种类型叫做重构战略。生态战略,也是从重构战略演化而来的。重构战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延伸重构,一类是变道重构。
1.延伸重构
我举一个例子讲。
有一个企业叫绝味食品,原来是卖鸭脖子的,现在一百多亿的市值。前年我去绝味的时候,绝味创始人对我说:夏老师,我现在已经不是绝味鸭脖了。我当时觉得很奇怪,问他:怎么不是,难道你不卖鸭脖了吗?他说:不是,绝味食品和原来已经很不一样了。
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绝味食品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绝味鸭脖的创始人戴文军原来是一个药业企业的营销总监,有一年回武汉探亲,路边有个大爷在卖卤鸭脖。他闲得无聊就买了一串吃,吃完以后觉得非常好吃,所以就跟大爷买方子。买了方子之后,就在长沙南门口开了第一家店,因为他做营销,所以在店里蹲点一个多月,观察消费特点。观察发现几个特点:第一,大家是吃着玩的,属于休闲食品;第二,购买者很多是年轻人。于是,在这么一个“不入流”的路边摊产品,绝味是率先做广告的,我记得,有一年世界杯,他们做广告,一边是足球,一边是啤酒,一边是绝味鸭脖,配上“够绝、够味、够劲”的广告词。第一年就实现了市场突破,然后连续翻翻,我记得2012年我绝味合作的时候,绝味销售额就达到了20亿,当时营收比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还要多,现在绝味食品有1万多家店,各地有工厂和轻食品冷链体系。
现在又变成什么样了呢?现在,绝味食品不仅仅是一个卤制品商业连锁企业,而是一个形成“品牌矩阵和能力矩阵”的生态型企业了。这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比如,原来对待竞争对手一定是竞争,现在换一个思路,不跟他竞争,而是投他,并且提供冷链供应链等赋能服务。这些原来的竞争对手太高兴了,因为对一个小型连锁企业来讲,最怕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行业老大的竞争;第二件事是供应链,因为企业没上规模的时候,供应链能力和成本是一个核心问题。现在绝味食品一下投了六七十家企业,很多小企业得到飞快发展。
我讲讲其中两个案例。
第一个例子是做浏阳蒸菜的蒸浏记。一个大蒸锅里蒸着一小碗一小碗的菜,叫浏阳蒸菜,和沙县小吃一样,在全国很广泛,但是有品类,没品牌,都是散的。2015年有一个从新浪离职的、做策划的人回长沙创业,原来是给人做品牌策划,后面自己开始做浏阳蒸菜,起了个名字叫蒸浏记,大概做到六七家。绝味投他之后,到2017年,由六七家发展到了150家。绝味是怎么做的呢?第一点,帮建工厂,建中央厨房,原来蒸浏记自己做的时候是前厅后厨(前面是顾客就餐的地方,后面是厨房),模式改变后,建中央厨房,中央厨房做完之后配送到绝味的工厂、供应链,绝味再配送到各个分店。第二点,帮开店,对于如何根据行政区划和商圈人口的分布进行开店,绝味有经验,就帮蒸浏记开店、培训店长。不到两年的时间,发展到150家。
第二个例子是做煲仔饭的香他他。2015年绝味投资之前,原来主要是在长沙,大概有70多家店。投资之后,绝味帮助香他她做标准、培训店长、招商,最核心的是把供应链做了。两年的时间,现在发展到500家。
现在,绝味形成了新的商业逻辑,就是我们所讲的生态型企业,平台+分布式经营体。原来,绝味是有1万多家店的轻食品连锁企业,主业是绝味鸭脖、卤制品;而今,它形成了平台能力,比如拓展加盟的能力、轻食品冷链供应链能力、店长培养能力、运营规划发展能力等,有了能力就改变思路,成立了网聚资本,围绕着轻食品不断进行投资,并通过赋能产生协同效应,最后形成“品牌矩阵+能力矩阵”的生态模式——如品牌:香他她、一碗面、蒸浏记等六七十家企业;能力:轻食品冷链供应链、招商加盟、标准化运营、人才培养等。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企业发展都要经历一个缓慢地积累期,然后,突然飞速发展,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前面需要很长时间积累能力。比如要开店,一家店的供应链成本、采购成本,和100家店的供应链成本、采购成本完全不一样,所以说小企业和新企业的扩张成本是极高的,但是有了绝味之后,就可以共享这些能力,成本急速降低,能力迅速形成,迅速壮大。
绝味这种利用原来业务的优势,形成了赋能平台,并通过这一赋能平台,延伸出新的业务,这就叫延伸重构。
2.变道重构
什么是变道重构,我还是通过一个例子来讲。
尽管乐视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觉得乐视在“内容+电视”领域的战略创新还是成功的。我没有去研究乐视之前,别人跟我讲“未来定义未来”“未来定义现在”“生态化反”,我的第一反应是造概念。但是深入实际研究完之后,发现这些概念也不是瞎提,确实是这些人在琢磨。乐视的问题,我的总结是战略多动症。每周都开战略创新会,哪里有那么多的战略创新,反而把战略节奏打乱了,形成战略主阵地后,要聚焦把1锅水烧开,同时孵化好第二锅。
不管怎么讲,我们不能否认乐视在“电视”(其实已经不是电视了)领域的战略创新是成功的。放在十年之前,大家会认为电视产业是什么,一定是红海、夕阳产业,不会有新的企业想进入这个行业。但是,乐视电视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到了1000万台。我们想一想,如果乐视电视成功的话,最牛的是什么?是对电视进行了重新定义,其实已经不是电视了,是一个可互动的互联网终端。比如,那时有个海清和黄磊演的电视连续剧叫《小别离》,海清在剧中穿的裙子很好看,一点,品牌、价格就出来了,绑定支付和家庭地址,一下单,就送到了,变成一个家庭视频电商。当时我说:你们这个业务不得了,老老实实把这个做透,为什么呢?因为电视已经不是电视了,它是一个渠道,如果把这个做透,乐视就是个掌握数千万家庭的推广渠道和分销渠道企业,而不是卖电视,如果有3000万家庭购买电视,就是3000万个推广渠道、分销渠道。以前我们看新电影必须去电影院,现在不用了,只要会员交费就同步,这就是一个家庭视频电影院;我们可以进一步想像,将来我们不用去医院了,就坐在家里面,一打开电视,选个医院,选个医生,把嘴张开,把舌头伸出来,或者用传感器检查身体,这就会变成一个家庭视频门诊;图书馆,也不用去了,家庭视频图书馆;培训,不用来了,坐在家里面,我就在这里讲,大家就坐在家里,家庭视频培训教室,如果我觉得没有人讲得不带劲,那就搞全息投影,大家的全息投影一个个坐在这里,活灵活现。
我们通过新技术或新模式对原有产品或商业逻辑进行重新定义,进行战略重构,这就叫变道重构。
六、小结
第一,原点还是增长,还是要回归到增长。很多企业的问题,看起来是管理问题,但很多时候本质是增长问题。企业经营管理的原点是增长。
第二,通过图1模型来发现增长规律,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到底在哪个象限。在不同的象限,有不同的关注点,有不同的玩法,每一个象限都可以做成功,每一个象限都可以做成很牛的企业。其中,有四个战略方向:(1)有核心技术,就是鹰,造大势,创造一个市场;(2)找大势:关注重大技术的变迁和创新、重大社会变迁、重大政策,可以做一个幸福的猪;(3)存量市场中,如果能够进行战略性创新,尤其是现在已经做到一定程度的企业或在行业中有优势的企业,要注重延伸重构和变道重构。所有生态型企业,基本上是基于原有的优势进行延伸;(4)在红海的市场,可以用不对称战略,或者细分市场,或者相对优势,背后是认真、坚持、做透。
(文字整理/编辑 吴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