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007-9000,13501208501(马老师)
取消
最优秀企业的人才构成,是一批“精于此道、以此为生”的专家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2-06-29 16:00  文章来源: J9九游会e洞察   作者:苗兆光   点击:次

文 / 苗兆光,J9九游会高级合伙人、副总裁,J9九游会大师塾训战专家,J9九游会首席人才官CHO导师

来源:J9九游会e洞察(ID:chnstonewx)

根据《打赢数字时代的管理战争——J9九游会首席人才官CHO公益直播系列》苗兆光博士“打造‘甘于此道、以此为生’的专家队伍”主题分享整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上一讲讲到“干部管理的第一性原理”,其中谈到,企业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做干部管理一定要回到人本身。这个逻辑很简单,企业的业务发展需要靠什么人?这类人有什么特质,从哪里来,他怎么成长,怎么成才,如何创造绩效?只有把这些弄通了,我们才知道怎么去管。所以干部管理是最重要的经营事项,也是最重要的战略事项。

对企业来说,重要的人有三类:第一类是商业领袖,包括事业部总经理,产品经理,区域经理等人才。企业扩张一定要从一个领域进入到另一个领域,从一个产品进入到另一个产品,只要企业往前发展,总会进入陌生的领域,这时候最缺的是领军人才,即商业领袖。第二类是管理型的人才,企业有了目标方向,有了各种各样的资源,管理型人才负责让这些资源的组合更有效率。第三类就是专家,也称专业人才,这一讲我们从专家队伍开始寻根溯源。

01

企业专家队伍的重要意义

1.企业是由各类专家组成的专业共同体,个体的生存基础在专精

企业内部需要的是在各个专业领域里有精深研究的人,有精深造诣的人,这些专业性人才是企业内数量最多的,是企业最有力的一支队伍。前两类人是把这些人组合在一起,并不直接干活,也并不直接创造价值,是通过有效的组合这类人,以此创造价值。我们称之为“专家队伍”。

“专家”这个词可能有令人生厌的危险,毕竟大家听太多了,任何一个词说久了都有可能被异化、变种,甚至从褒义词逐渐变成贬义词了。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专业人员”。企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为什么专业人员很重要?

无论是在经济学领域、管理学领域,还是社会学领域里,有一本书是绕不过去的,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本书发表于 1776年,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社会的发达程度与分工的深度正相关。对此人们有着广泛共识。小农经济为什么几千年发展不起来?主要是分工不发达。一个农民有老婆孩子热炕头,五亩耕地一头牛,基本上自给自足了,不需要跟那么多人交易,祖祖辈辈保持在一个生产力水平上,生产力发展非常缓慢。

亚当·斯密的理论最厉害之处就在于“分工”。一个工厂里,一个人造汽车,组装汽车,可能需要花费几十年,但是在流水线工厂里面,把大量的人分配在各自的工位上去工作,一台车几小时就可以造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地体现了分工的力量。

分工理论被应用到各个领域里,企业也不例外。从小企业到大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分工深度逐渐加强的过程。小企业里的人肯定是多面手,几十个人需要完成很多任务,意味着一个人做的工作非常有宽度,可以在车间做工,可以搞研发,可以去市场谈单,其中的分工是浅层次分工。大型企业的分工程度就很高,组织的规模越大,在每个细小的工种上就可以养活一群人,这些人的专业技能也随之提高。

巧合的是,《国富论》的观点出来之后,社会生产力在各个领域里都发展很快。在某种意义上看,分工的逻辑影响了人类发展。基本上社会科学都是在分工的逻辑上进行,科学界也是一样的。以前的科学家很多都是集大成的人,百科全书式的人,近代就很少了。前两天读到一本书《万物原理》,讲科学发展史的,讲给外行人看的科学。其中讲了一个很深的道理: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时代,要解释所有的自然规律都是一个过于艰难的任务。所以最好做一点精确的工作,将剩下的留给后人。本质上科学的进步来源于科学家的谦卑精神和敬畏之心,每个人都不会研究得特别宽,但是每研究的一点都应该是可靠的,把可靠的知识奉献到科学领域里面,让后面的人能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可靠的领域里往前走。

对企业来讲,必须满足竞争的需要,对抗的需要,同时也得有客户需要你。如果客户需要你提供服务,总会有人跟你抢夺客户,所以企业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只有足够好,才能活下去,才能活得好。如果技不如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企业如何做得好?就是要把你的资源集中投入,在客户需要的领域里不断深耕。

华为老板任正非接受中央新闻联播采访时,提到一个观点——“磨豆腐论”:一个人一生做好一件事,就是成功的人生;一个企业兢兢业业为客户服务,把客户的豆腐磨好,让客户心甘情愿地付钱,就是好企业;一个国家,如果每个人、每个企业做好一件事,你养好豆芽,他磨好豆腐,就能创造一个强大的国家。

企业在客户面前,就是专家,客户找你,说明在某个领域里你做得好,你的产品和服务是最好的。中国的企业在确定使命愿景的时候,给自己定位都是某某领域某个水准,是自己能做到别的专家做不到的。这就是先亮明自己的专家性质。企业内部在每个工种上、工作类型上,也应该要求有做的最好的专家。企业由一群做的最好的人构成,整体也就能做到最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是一个由专家构成的共同体,是一群有专业精神的人的组合;个体在企业里生存的基础也是专精,要在一个专业里做得足够好,而不是在无数的领域里做中等、平庸。

2.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精深不够、大而不强

基于这个逻辑,我们会发现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精深不够、大而不强。其外在表现是什么?

第一,不精。经过改革开放,中国有一大批好企业,产品和服务基本上能够满足大家的一般要求,但是精品很少。企业做的产品都很难达到最顶尖级的精品水准。前些年,我一直是买进口家电,给企业做顾问许多年,对中国企业充满信心,把家电换成了国产,在体验过程中发现其中的体验感相差一大截。在产品的细节上,可靠性上,总会发现有些小瑕疵,小bug。虽然一些产品普遍在国内市场上有竞争力,但是要成为顶尖级的精品就会有差距。

第二,不强。中国的企业有很多500强,在生态链里面有一定的位置,但很少做到不可替代。什么是不可替代?用俗话说就是,人家离开你不行。企业在产业领域里做不到很强,我们顾客群体庞大,但是倒逼上游,根本不行,国外一些企业在元器件方面很强,我们在产业链的地位不得不被替代。在中美脱节的时候,我们一开始都以为客户牛,现在发现供应商牛,供应商可以断供。本质上企业做到最强,在一个生态链里就不可替代。

第三,不够赚钱。每个产业里,最赚钱的是排在第一的行业,因为有定价权,原则上只要它不讲节制,其企业的利润就很容易提高。很多时候优秀的企业是在节制自己的盈利能力,不够赚钱,在产业链中,也很少在高利润期活动,而是在低利润期活动做得很大,盈利率就很低。

3.“精深不够、大而不强”的深层原因:普遍缺乏对专业的信念

企业内部,普遍是专业性问题。很多企业从外部看很漂亮、很牛,但是进到了内部,会发现在每个专业领域里面,努力奋斗的人很多,不怕吃苦,任劳任怨,也能够被粗暴的管理者们摁在地上摩擦,挺有奋斗者精神的。但是,真正专业的人很少。比如,在人力资源领域里,管薪酬的人真地能做到薪酬在公司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吗?能把它从原理到实践研究得清清楚楚吗?再如,做财务的人很多,真地能把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去核算清楚吗?搞市场的也是如此。很多企业充满的都是努力而不专业的人,缺乏专业性。前几年,国家层面、各个企业都在呼唤“工匠精神”,大家都觉得这是痛点,这个词很容易就热起来了,但是真正去改变也很难。

在企业界,无论企业家层面的,还是员工层面,包括社会上,都缺乏“专业精神”的信念和系统化的理念。我们的职业环境里,不相信专业,一个人在企业里做专业、做精深需要时间,那么很容易在前期就被“多面手”给干掉了。过去几年,在家装行业、在建材行业有一股趋势,是做全屋定制。顾客要想装修房子,我来一个人就全包了。这个趋势下,很多建材企业都冲进去,绝大多数都做整装了。当时我在跟一些企业互动,觉得这种做法不妥,一个顾客家里装修需要那么多产品和材料,你不可能样样做得好,如果你在一个领域里做得特别好,最终让客户认为你是最强的,那你担心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做整装,用一堆不好的组合在一起,解决方案能够最好吗?但是这些企业家都很慌,总觉得如果客户把整个订单交给了别人,自己就没了机会。

从底层再看,他不相信自己在一个领域里,无论是谁,你不找我是不行的,本质上这需要一种信念的支持。前几年,医疗行业搞区域检验中心,一些企业进入到这个领域,做医疗诊断的解决方案,这个领域的企业就很紧张,也想进入这里面,担心被别人卡住了业务,但是他很少去想,如果自己做得足够好,就不可能被替代。这种行为很多时候影响了企业的战略,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那些选择了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发展得并不好,因为它还是缺乏专业精神。

既然专业精神如此重要,那么在企业内部,哪些是专业人才?严格意义上来说,企业里的每个人都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每个员工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得足够好,其实就是专业,因此在企业里每个领域里也要专业化,要职业化。每个人都需要职业化。专业化的员工、职业化的管理人员,需要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老板。所以,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是专业人才,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专业人员,企业就是专家的共同体。但是这么讲就太宽泛了,不利于讨论,这里用狭义的概念,专家就是每个专业条线的人。比如市场、销售、研发工程师、绩效经理、薪酬经理、服务工程师,也包括医生、管理者,这些都是狭义层面的专家,我所讲的针对的对象就是这些人。

所谓的专业人员是因为他拥有的知识对企业能做出极大的贡献。原来的体力劳动者很容易被替代,而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有很多独有的知识和诀窍,它是很难被替代的。我们来看德鲁克的观点:

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能否成功,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并留住知识员工,激起他们的斗志。这就必须通过满足他们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给予他们社会性力量,使他们能够大显身手。不应将他们视为下属,而应将他们视为伙伴;不应将他们视为高成本职员,而应将他们作为事业伙伴对待。

“干部管理的第一性原理”与德鲁克的理念是一致的。面对知识性劳动者,人才管理的实质不是去管,而是要创造环境,创造这样的土壤,让人才能够长出来。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专业人才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02

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特征

这个题目上我加了个“应该”,因为担心管理者和企业家看了以后,觉得自己公司的专家都不具备这些特征。我们在管理的逻辑里讨论这件事,首先要讨论它“应该”是什么。如果有一群人要成为专业人才,他也往这儿靠,也要成为应该的样子;我们的环境用应该的方式来营造,这个环境就能创造出人才来。

1.“精于此道,以此为生”的发心

什么叫专业人才?就是秉持“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的人。词源意义追溯到古希腊,就是“公开宣誓,以此为生,关注自己的行为,坚持自己的服务准则”。这样一类人,干这一件事,这即是我生活、生命的全部,我的行为和准则都是按照专业的要求来。这是专业主义的本质含义。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把“专业”一词解释为:向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这个说法具有宗教的背景,尤其那些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人,认为人做哪项工作是上帝交给你的,做好了就能进天堂,做不好就要下地狱。这种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内含了一种职业精神。

中国人不信宗教,尤其不信这些西方的教,那我们如何表述“专业”?中国人对职业的理解不是去宣誓,而是“精于此道,以此为生”,就是你在某个领域里,要沉下心来,顺应职业应该遵循的规则和道理,将自己的生命全部放在里面,把赖以为生的基础放在里面,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提高,去精进。中国传统强调为每个职业找个“祖师爷”,这个祖师爷实际上是“职业精神”的象征。换言之,我们一定要有很强的职业归属感。

2.专业的起点是顾客,专业精神的核心是对顾客利益的敬畏

从职业的本质上来讲,先讲的是精神。一提专业,首先想到这个人的知识。其实在知识和专业能力之前,“专业”首先是人的感性的一种归宿,来源于对专业的敬畏和归属,来自对专业的感性冲动。大家可以此来判断自己内心是不是真的有一种归属和敬畏。如果没有职业精神,人是很难往前发展的。

大家知道,企业现在都挖人,有的人要价特别高,因为他看到老板特别看重他,就狮子大张口了。这种现象,我归之为对职业的敬畏之心不足。想要有稳定且长期的工作,一定是基于你的贡献和公允的价值,否则的话在企业待不长久。老板重点应该看想挖的人有没有长期的心态,看他是想敲一杠子就走,还是对企业有长远的预期。麦当劳创始人雷·克拉克说过一句特别有名的话:麦当劳要想成功,必须能发现汉堡的美。我觉得这句话体现了专业的本质。做专业的人士,一定要在工作当中能够被工作激励,能够获得美好的体验,这样的人才能够把专业做好。

专业的起点,其实是顾客。所谓的专业精神,它的核心是对顾客利益的敬畏,是对以顾客利益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规则的坚守。把焦点对准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舍本逐末。专业从来不脱离顾客而存在。专业的形成,职业规范的形成,需要保证顾客利益。如果一个人有一身专业的知识,却跟顾客没有关系,总习惯按照自己的逻辑做,不考虑顾客的事,这就是个伪专家。现在我们经常见到大家批评某些人不专业,实际上这些人跟专业人士不搭边。我们不要把伪专业人士当成专业人士来批评,而是应该去让这些人回到专业的位置。

专业的出发点是顾客。如果脱离了这一点,人的专业能力不会精进。有些人一生当中能不断地精进,因为他在不断提高顾客的利益。举个例子,医学院的学生入门需要先培养职业准则,每一条都是符合顾客利益的,包括:1)终生奉行人道主义;2)向恩师表达尊敬和感谢;3)行医中严守良心和尊严;4)以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为第一位;5)严格为患者保守秘密;6)保持医学界的名誉与宝贵的传统;7)不因患者的人种、宗教、国籍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8)从受孕开始,把人的生命作为至高无上之物来尊重;9)无论承受怎样的压力,在运用自己的知识时也不会违背人道主义;10)视同事为兄弟。所有这些点都是基于顾客利益的。所以说,职业精神就是专业精神。

3.专业人才的基本品格特征

专业精神需要有专业的品格与品质去承载,我将其总结为三条:

(1)自立。所谓自立就是靠自己的专业吃饭,凭借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报酬,不用看别人脸色行事。现在专业人员不自立是个大问题,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迷信权威,迷信老板,他们让你说啥你说啥。

要实现自立,你要不断地去努力精进,从基础的知识开始进行系统学习,亲身实践,对新事物反复消化并不断积累经验;再经过持续的训练,把学到的知识提供给别人。这样你就不是一时自立,而是永远自立。我一直在跟我们这些专业的同事去交流,保持自己的学习状态。你哪一天不精进了,你就丧失了独立性。你必须一直让你的专业过得去,过得硬,这叫自立。

同时,还要对自己的工作怀有理想和自豪感,并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乐此不疲;绝不认为自己的本领是绝对的,而是准备花费一生的时间去磨砺自己,并且乐此不疲。深知浅薄的经验和一知半解的理论,无法行得通。

很多人说管理顾问是越老越吃香,不会退休,我说真正不退休的是你不断地精进专业,一旦你不能持续精进,学习力没有了,依然会被客户所抛弃。

(2)自主。专业是对事情负责,而不是为某个人负责,也不是为某个上级负责,所以他的行动是理性的。他考量的是我需要给人做什么贡献,中间必须遵循什么样的逻辑、原则和方法。他不靠感情做事,也不轻易妥协。所谓妥协是指只考虑自己的情况,无视顾客与商业伙伴的利益,比如律师是受委托人的托付打官司,但你见到好处,和对方勾兑,就是轻易妥协。

(3)自律。自律是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理念,把顾客利益放到第一位,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永无止境的进取心,严格遵守职业操守,要求自己的工作必须符合专业特性,不管是否有人监督,也绝不马虎,即便年事已高,也要亲临一线;即使报酬微薄,也会尽心竭力。所以我认为所有的专业人才都应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强迫症、坚持完美主义。

4.专业人员的技能特征

本质上专业人员还得靠技能吃饭,还是要回到技能本身,这里面我总结出4点:

第一,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应该有一线通用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如果没有这个知识与能力,肯定不能成为一个专业。我常去挑战一些干部,问他们在你这个领域里,你对系统化的知识掌握多少。如果知识上的系统性不够,你肯定成不了专家。你一定要在知识上不断精进,而且你要有能力不断地刷新知识,比如你负责薪酬,你到底花了多少时间看前沿的薪酬理论,了解前沿的薪酬实践,在财务和市场领域也是如此。我们现在的专业人士比葫芦画瓢的多,真正把这里面的知识吃透的少,但你只有吃透才能创造。爱因斯坦和他的司机的故事就能说明这一点。司机每天跟着爱因斯坦去讲课,后来司机说你讲的不就是这么多,我也能讲。于是有一次,司机就上去讲了,结果司机讲得比爱因斯坦还好,因为他背熟了,但下面有人要提问,司机就不会了,我们也一样,你必须知道背后的道理。

很多时候,如果底层的基础知识不够,比葫芦画瓢的知识很难灵活运用。所以在企业里面好像应用了一些从外面学习的方法、技能,但往往都是比葫芦画瓢的结果,跟企业的实际严重不符,这是企业里的一个大问题。

第二,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去创造绩效。知识、能力、工具及方法必须回到企业的场景下去创造出绩效,必须用于服务企业的具体业务。

第三,当意外发生时,能够依据专业知识作出判断,并果断处理。当企业出现应急事件时,专家往往比领导更可信,因为当官的专业不可靠,所以一遇到问题,当官的是慌的,而专家因为知道这里的规律,能用比别人更短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知道只要按照规范就能一步一步处理好。

第四,对自己的工作怀有理想和自豪感,不断努力,不断地持续精进。

03

专业人才成长的五级模型

初学者刚开始进入一个领域的时候,能力一方面来自知识,一方面来自经验。知识对初学者来讲,容易获得,但是经验不够,就像开车。知识就是驾校的教练告诉你,开车要先看什么、打方向盘怎么打等,他教给你的是一些知识,但你还要有实践,还要有诀窍,所以能力一定是跟知识和经验有关,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来获取。即便获得了知识,因为没有经验或者经验不够,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单薄的。

根据人才积累的经验不同,专业人才可以分为5级。

第一级,初学者学习阶段。如果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在别人的指导下也不能工作。而初学者就是能够在别人的指导下去工作。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本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基本的技术和胜任力,积极学习相关的专业经验和知识,并通过按指令做事贡献于组织。

第二级,有经验者应用阶段。他们能独立工作,就是给一个专项工作,并告诉目标,他们就能做到。

第三级,骨干扩展阶段。他们具有某一领域的技术专长,并能跟踪本行业的发展动态,娴熟掌握相关知识,自己能够定义工作目标,并能为他人提供一些专业支持。

第四级,专家指导阶段。能够带领、指导他人,通过他人为组织做贡献。

第五级,资深专家领导创新阶段。他们能定义这个行业,能够开发这里面的知识,在行业里去创新,能够去做一些突破边界的事情。

其实走到第五级很难,除了知识能力的积累,还要有专业精神的精进,体验的丰富。比如说顾客的利益,在初级的时候,其实你可能对顾客的利益体验还不够,比如说刚才讲医生的人道主义,在初级的时候你能背会,但是人道主义现实的体现到底是什么?你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体会一定是不一样的。做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如此,现在企业中很多进入高位的人,其实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能力积累和专业精神的修养。

04

创造专家人才的成长环境

了解了专业人才成长的五个等级,要做的就是在企业里创造有利于专家人才成长的氛围,我总结了9个要点。

1.夯实专业人才的底座。

(1)有计划地补充本企业赛道及周边新力军。现实当中成长型企业遇到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到了需要人才的时候才发现根本就没储备,就像要盖房子需要很多树,结果一开始就没有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样的,其实对未来只是有个大方向,很难定义清楚未来需要的标准框架,等定义清了,发现底座里没有,选拔都选拔不上来。所以要有计划地补充在企业本赛道及周边那些需要的技术,需要的专业性人才。这里的人才是宏观概念,不要到需要的时候再弄,要看赛道里相关的专业。这些基础性的人才每年都要进入。

企业的人才结构,要先看看社会结构和行业的人才结构,如果企业的人才结构跟社会、行业脱节了,人才结构肯定不合理,所以一定要有计划地去补人才底座,可能不清晰将来让他长成什么样,但这个底座得建起来,这叫有计划。

为什么还要补周边的,因为未来战略往哪走还不一定,不能清晰地预见未来的生存机会,所以做战略的时候,也要在企业的周边发展,可能是相邻领域企业扩张。有一些人才储备实际上是为企业未来的扩张留下基础,所以每年都要补充人才,一定要有底座。

(2)有计划地提高人才素质的基本面。大多数成长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基本上早期的人才素质都不高,创业素质高的人才,都被大厂、公务员给抢走了。很多成长性企业的人才的基本面都不高,到了高层用人的时候,发现人才基本面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要想洞察一个行业,越来越需要更丰富的产业知识和产业背景,因此,企业一定要有计划地提高人才素质。面对这两年的经济大盘现状,如果企业有点钱,还是应该调一下结构,打好底座的战略基础。比如大家看一些大厂公司,尽管总人数在压缩,但社招和校招还是在进人,这就是在改变基本面,抬高基本面。

(3)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布局。企业要进入新领域,人才要优先布局。过去若干年的企业是机会牵引,国家行业大发展的时候,机会更重要,即便人不行,也能够做起来,因为需求急剧扩张,供应不够。但现在很难了,要进入新领域,企业进去就要做得很好,否则就是一败涂地,因为过去的市场红利很小了。

2.让明白人有事权,担责人有地位

“明白人”就是专业人才,根据企业扩张的原理,企业要想走向大规模,一定是将分工落实到企业里面,既要分权又要分责。

分工有两个维度,一方面是权力,一方面是责任。企业就是要分权,就是要把权力交给明白人做,这是企业最关键的氛围之一,一定要让专业的人对专业的事做决定。

很多时候,企业里总觉得身居高位的人最牛最聪明,长此以往,内部人也习惯了,但当我这样一个局外人进到一个企业,听到这个地方,就很不舒服,甚至很尴尬,总会觉得企业都是老板的一人决定,老板也跟我说你看我这个地方懂吧,甚至认为那些研发人员都没自己懂,这种说法我是没办法相信的,因为它不符合事实。作为领导每天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你的时间投入都不够的时候,凭什么说你比那些在一个行业里天天盯着的人更有洞察力?是你有天赋吗?很多人认为自己有天赋,但自古有几个牛顿,有几个爱因斯坦?领导一定要明白,对专业最明白的人一定是该领域的专家,而不是高层领导。对企业来讲,一定要理清楚哪些事项应该是领导者要做出的,哪些事项是管理者做出的,哪些事项必须遵循专业人员的意见。科学道理是无法违反的,专业遵循的就是科学的道理。

很多企业家说,这些专家就只知道迎合,没有独立精神,征求他们意见的时候,他们就说听你的。这里面有个认识的误区:很多时候不是你说想让他独立,他就能独立,你想自己拍板的时候,你就当场制止。如果想让你的专家,你的专业人员发挥作用,就得尊重专业,把专业的东西交给专家决策。如果专家感觉领导一直就很尊重他,他一定会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担责任者有地位,专业有了权力的同时,在公司还要有地位,一个人在公司的地位是由他承担的责任和作出的贡献来决定的。在企业内部一定要让那些有专业的人,不升官,也能够去发财,有地位,也能够在公司享受荣光。这是最重要的文化场。

3.清晰的理念体系和价值导向

对企业来讲,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高管层把权力分散给各个位置的人去做决策,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专业能力、专业规范和专业操守,企业遇到的麻烦是如何把这些不同专业的人做的决定统一起来。如果不能统一,企业就不会成为一个整体,就散了。

成为一个整体最本质的是要有统一价值前提。价值前提就是做一件事以谁的利益为重,有顾客、股东、员工,类似于这些都是价值前提。也有一些导向,以成本为导向、以效率为导向、还是以速度为导向,这些都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交给专业人士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公司的价值判断不统一,没有清晰的价值观引导的时候,专业人士跟管理者内部遵循的价值原则不同的时候,就会导致组织混乱。对专家来讲,真正的专业人士是在遵循价值前提下的自主。前面讲到专业人士品格里面的第三条是自律,所谓自律,除了强调的纪律,更多的是强调价值观和价值原则。

对于企业来说,必须围绕企业共同体,围绕顾客的利益衍生出来,公司内部的价值理念体系、价值原则,甚至在每个专业领域里的价值前提,就是企业的价值原则。

组织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有统一的价值观。比如华为有基本法、有价值观,还有涉及到100多个领域的子法。公共关系里面有公共关系子法,财经管理有财经的子法,人力资源有人力资源管理纲要,这些都是在专业领域要统一的价值前提。有了这些价值前提,这些专业人员就能够依据这些价值前提,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作出判断和决定。

很多时候企业会因为价值前提不统一,导致专业人员做的决定被否掉。管理人员掌握最终的绩效评定,当然专业人员如果不能服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之后可以被否决掉,但这样做,既浪费了专业人员的精力,也会使得专业人员有挫败感。所以企业价值理念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草率的事情。

我最近在研究管理的发展史,发现其实这样的认识在一百多年前的科学管理时代就被清晰地提出,比如埃默森的十二项效率原则,指出明确系统的价值理念是一个企业齐心协力的基础,只有有了这个基础,专业人员才会被企业的价值观所统一,其专业能力才能得以发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谓的专业人士的职业操守,不仅有一般的,还跟他所服务的企业的特定的价值观相匹配。

专业化、职业化都不是空洞的,一个专业人士,不仅要符合这个专业,还要符合这个企业的要求,根据特定顾客利益建立起来的特定操作,才是真正的职业化。

4.重专业讲逻辑的讨论场

很多公司专业人士在谈问题的时候,总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整个公司没有讨论的氛围,没有逻辑,也不讲事实,到最后就是谁权力大谁说了算。尤其很多企业,草根创业老板身上有很多习气,比如脾气暴躁,使得大家形成一种印象,就是好像不野蛮就带不了兵,做不了管理者。这种印象下,就难以平和地讨论。在企业中,构建和谐的讨论场很重要,便于为专业人士提供表达想法和意见的环境。

讨论场的要素为理性角色的四要素:

第一个是理。做任何一件事,先得把这个事情的客观法则弄清楚,搞清楚到底遵循什么样的规律。

第二个讲事实。对待事例的时候,评估得讲事实,不能武断,不能猜测。

第三个讲价值。在决策时,个人利益不能凌驾于整体价值之上。企业除了是一个专业共同体,还是个利益共同体,不管是员工利益,还是股东利益,还是顾客利益,都必须立足于共同体的价值最大化,依据这个规则去做。专业人士独立思考是唯一起点,不能说以忠诚于某个人为起点去思考,一定要重视整体价值利益,尤其是顾客利益最大化,以此形成的原则来作为决策的共有前提。

第四个讲逻辑。这个逻辑有一个前提,有了价值原则,有了事实,应该自动得出结论。逻辑是世界上唯一通用的语言,不讲逻辑就没法讨论了,不讲逻辑两个人说的一样的话都没办法同频。

5.要有尊重知识的分配体系

要让专业人员自立自主自律,让他发挥贡献,在分配上一定要承认这些人。引用德鲁克来说,即“所谓的知识工作者是你的伙伴,而不是你的雇员”,所以企业的分配体系应该去支持这个体系。

要建立知识分配体系,大概有4个点:

(1)为能力付薪。专业人士是有专业能力等级的,不同等级的人在公司有个保底工资,一个人做到高级职位,就是把能力历练到高级,他是有很长的教育知识的修养。能力放在这,公司报酬的第一部分就是要给这些人成本补偿,工资就得有补偿,很多公司说不保底都是灵活靠绩效拿工资,这种方式对能力等级越高的人越是没有吸引力。

(2)为贡献发奖。除固定工资外,创造了绩效得有奖励,得分享奖金。

(3)知识资本化。现在大家越来越公认,资本在创新型企业里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低于知识。很多时候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对这个领域的认识,独有的知识在价值创造当中起的作用更大,所以这些人应该跟资本同样的待遇,这是股权激励的逻辑。

华为在顶层设计上诗“三分立法”,一定是要把利润跟知识工作者的回报进行并列。这些人除了完成绩效以外,还对组织贡献知识,比如,把自己的工作体验提炼成工作模板,新来的人可以按照这个模板去做。一个没有受过复杂训练的人都能够创造出很好的绩效,但只有专业人员能给那些不具备专业的人员赋能,这对公司带来的贡献是长期的,所以就应该跟资本对等,企业里应该对这份利益体现出回报。

(4)福利保障津贴。发福利保障津贴是跟工作人员的专业以及工作状态有关。一个人的能力除了跟他的技能有关,还跟他所付出的心智资源有关。所谓心智资源就是个体在里面投入的心力比较大,同样的能力做出的贡献却不一样。心智的投入怎么迁移,一个最重要保证是福利提供,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

6.评聘分离的晋升与淘汰制度

所谓评聘分离,评是根据专业人士的过往绩效和做过的事情形成经验,在这个领域的知识达到多少,通过考试可以评估,这三个就能够评估出来这个人的能力等级,这叫资格。有了能力等级,有了经历,取得过这种绩效,做过这类项目而且做成了,知识考核达标了,就能具备更高等级,比如高级工程师。

第二是评资格,它是由专家来评的,因为只有专业人士看专业人士,才知道做这个项目的复杂程度。有的时候两个项目在公司立项差不多,但是只有专业人员能看出来,这个项目的复杂度体现出来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要由专家来评估、认定你的能力等级。

在企业里要干活,不仅要有能力,还要聘。你在这个职位上有高级工程师的资格,但不一定给你高级工。工程师拿到了高级工程师的职位,但是高级工程师在公司里面是有对应的责任的,比如他必须主导哪个级别的项目,必须建立哪些标准。公司里没有那么多工作,即便是达到资格也不一定聘。聘是由管理者决定的,因为管理者必须根据公司有多少业务量,有多少能够提供的工作来聘的,是为“评聘分离”。

这种分离的好处就是防止的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聘一定是从绩效入手的,能力再高不产生结果,肯定不聘你。同时防止“技术霸权”者产生,同行相轻,很多专业人士觉得别人的路子他就看不上。比如,博士就是资格,你的资格以后是没人剥夺的;教授就是职位,犯了错就能被剥夺,所以职位是根据绩效来定,不达标可以剥夺。

7.专业人才的约束与流动机制

对专业人才的流动与约束机制有以下三点:

(1)专业序列之间保持流动。一个人干一个工作,早期是很窄的,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讲,窄对人的约束还是很大的,我们总是希望有更宽的通道。一个人越往上走,这个通道应该越打开,在相邻的专业上应该能够流动。对企业来讲,其实真正难获得的是复合型人才,所以在领域里面流动要打开。

(2)前后场之间的流动要打开。客户的起点是专业精神的起点,但是专业走着走着,很容易内卷,自我循环而离开客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前后场的流动一定要让在后端待久的人往业务、往前端去走,以防止客户精神退化。

(3)专业人才的流出。一定要扩大专业人员的底座,对一个企业来讲,底座要不断增加,人就越来越多,同时,企业的人才也不能臃肿化,一定要有流出。专业人才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要一生精进,但是总会有些人不精进,他走到一定程度就不往上攀登了,成为熟手了。我一直觉得,专业的反义词熟手,他不是不专业,只是成了熟手就想当然了,陷入了固化思维模式。他不再去精进,一直用过去的经验来去解释当下发生的事情。人才只要处于这种状态,就应该让其流出。

8.唤起专业人才的责任感

对专业人才来讲,金钱的利益、公司工资的报酬,其实对他个人的激励和成长占的部分是很少的,他必须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激励和成长,这是专业人员的属性特质。

再次引用德鲁克的观点:

管理知识员工要向市场营销学习。市场营销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满足组织的期待,而是为了满足对方的期待,即对对方来说,何为价值,何为目的,何为成果。知识员工的动机形成,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形成是相同的。从事志愿活动,正是因为没有报酬,才从工作中得到满足。

管理这些专业人员要向市场营销学习,所谓向市场营销学习,源于市场营销的起点是研究顾客。企业需要去了解这些人的期待什么,了解这些人需要什么样价值,了解这些人认为的成果是什么,从而去调整他的动机,让他获得激励。

专业人才的激励有5个维度:

第一,幸福生活。这跟薪酬保障福利有关,专业越自由,在保障层面越可靠。报酬是基础,有了报酬,其他的可能才能展开。一个专业人士在生活保障上越不被有效保障,他的专业越不自由,专业精神越出不来。在这点上,我一直觉得中国企业有个误区,过去若干年一直认为钱是万能的,如果专业人士不同意他的看法,就不给钱。大多数的知识工作者是在被威胁的情况下,没有底线的保证,导致很多很高职业地位的人都离开了,因为报酬随时可以失去。

第二,事业成就。一个人在事业里,总是要完成自己的目标,比如晋升,获得荣誉,这都跟成就有关。企业一定要及时地认可这些员工的成就与荣誉。知识劳动者有一本书叫《心流》,即做一项工作的时候很快得到外部的反馈,员工会处于被激励状态,如果反复被激励,员工会产生一种心流体验,据说这种心流体验产生的快感相当于吸毒,还能比吸毒更持久。对于企业来讲,这就是成就机制。如何通过目标晋升给员工获得的成就做出正向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事业自主。每个人除了创造绩效赚了钱,还有了成绩,还希望这个事是自己做主的,而不是别人强加于我的,不是别人恩赐于我的。比如授权开放的信息,发展的机会都是属于这方面。

第四,有效领导。这与领导和领导力有关,比如说信任、参与感这些都是跟领导有关的。领导要创造一种环境,让员工体会到信任,让员工体会到参与。

第五,充分释放。所谓工作本身的有趣,就是能够使员工在工作当中能产生良好的体验,据说专业到极致,能够有这种体验,真地把自己和专业融为一体了,这个人是能够获得激励的。

9.开放式的知识赋能

对专业人士来讲,最怕的就是自己脱离了主流的专业圈,怕自己被知识的圈层孤立。一些企业的地理位置非常偏僻,招人才就很困难。所以这点对企业要求最高。企业一定要有开放的环境,比如给专业工作者建立能够有利于外界业界互动交流的知识场;给专业人才,尤其是达到一定级别的人,提供自主安排的空间和预算。

(文字整理 / 编辑  薛冬霞  张晓倩)

自媒体
备案信息
京ICP备10009731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921号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90cloud.com
知识中心: : 邮箱登陆
Copyright @90cloud.com All Right Reserved.北京J9九游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