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007-9000,13501208501(马老师)
毛泽东的这12字战略思想,洞彻了国运、企运与人运!
发布时间:2024-05-30 15:16 文章来源: J9九游会e洞察 作者:彭剑锋 薛冬霞 点击:次
文 /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J9九游会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薛冬霞,J9九游会高级合伙人
来源:J9九游会e洞察(ID:chnstonewx)
摘编自彭剑锋教授新著《赢在组织》,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开创中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所以打不倒并能够从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冲破重围,笔者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本本主义;二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努力实现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独立自主,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01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所谓“精髓”就是精华与核心,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与核心是“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它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人头脑中对物质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要让倒影符合真实的物体形态和生产过程,就要求人们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意气用事,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才能看到事实和真相,并以此为基础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一切从实际出发,意味着人的主观认识需要无限接近客观实际。但是人的认识有其主观性、局限性,难以实现无限接近客观实际,有时甚至会出现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背离的情况。正是由于主观性和局限性的存在,中国共产党曾经——尤其是早期——未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犯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教条主义是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脱离具体的实际情况;经验主义是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不学习,不创新。教条主义以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为典型。经验主义以瞿秋白的“城市中心论”为代表。
(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成方法,根据变化着的实际做出应对之策,就会带来成功,但是不结合中国的实际,生搬硬套就会带来灾祸。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相对,我们也可以看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大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能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并据此做出正确决策,从而把中国革命一步一步引向胜利。
毛泽东一直注重调研,他深入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生活,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切实践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打下了基础。
1925 年,毛泽东因病回韶山休养。当时党内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的右倾机会主义。一种是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的“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却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争取广大的同盟军。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休养期间的毛泽东广泛接触群众、了解农村,掌握农民的实际情况,并创办了 20 来所农民夜校。他在夜校教农民识字、学珠算,并向农民进行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毛泽东同志通过这些工作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并感受到农民所蕴含的巨大的革命力量。
他通过认真调研写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文章最后说:
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这篇基于调查实践的文章,解决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为后来党制定合适的政策奠定了基础。
秋收起义后,中国革命从高潮转入低谷,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工农红军寡不敌众,败多胜少,共产党党内思想混乱,一部分人对革命的前途丧失信心,悲观思想重新抬头,有些人甚至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如何看待革命形势?革命的力量在哪里?革命还有没有复兴的希望?革命应当向何处去?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所有这些关系中国革命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都摆在革命者的面前,需要他们做出科学的分析,从实践中做出正确的抉择。毛泽东经过客观冷静的分析,总结一年来湘赣边界斗争经验,写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被收入《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作了修改,并改名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意味着既不能照搬巴黎公社的做法,也不能照搬苏联现成经验。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分析了中国的特殊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即政权问题,提出了在小块农村地区和偏僻山村建立红色政权的理论,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政权的性质、使命和前途,并做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准预见。可以说这是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结合。
1930 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1931 年 4 月,毛泽东在《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对“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断作了补充和发展,提出:“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正是基于调查,毛泽东说:
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香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使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谓“臭的”“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脱离实际,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僵化、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的某些个别判断和制定的具体纲领。
1938 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并提出了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
他强调,“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他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1941 年 5 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作了深刻的阐释,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1945 年 4 月至 6 月,党的七大召开,“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正式写入党章。党的七大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继续丰富与发展。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总结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提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掌握自己的命运,将革命进行到底,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新形势,毛泽东说: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果只有几篇原有的哲学著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那是不行的。实践、生活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生活之树是长青的。
(二)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总结出来的宝贵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什么时候坚持得好、发展得好,党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蓬勃发展;什么时候偏离这一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遇挫折。
1978 年,邓小平同志领导了全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5 月 11 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为重新恢复和发展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创造了条件。从此,中国进入新征程。
在同年 12 月 13 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重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一讲话实际上成为党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此后,党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关于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定的时间、历史沿革关系及全面表述,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召开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有这样一段著名的概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们说重申,就是说把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恢复起来……党的这条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确立的,他在领导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是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的。”1980 年 12 月,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论断,它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通俗形象的说法。“石头”就是指中国的实际情况,“摸”就是在实践中去探索研究,“过河”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推动了中国从“文化大革命”的泥潭中走出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 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97 年,江泽民同志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要求。他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党的思想路线在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探索中得以发展、丰富和完善。党的二十大通过的新的党章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新的飞跃,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下取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完成新时代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 2013 年 1 月 5 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013 年 12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有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以事实为依据、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勇气和正气,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推进理论创新。2018 年 4 月 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实事求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又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敢闯敢干,大胆实践,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全国改革步伐。”
坚持实事求是是工作成功的关键。2015 年 6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实践反复证明,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全党同志一定要把实事求是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经常、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多一些、把客观规律认识得更透一些,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下扎实的工作基础。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在一百多年的奋斗中,正是尊重一切实际,不受本本主义的束缚,不断克服各种错误思想,才使党组织能纠正各种错误,得到极大发展。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的真经和密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炬和灯塔。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百多年来党的历史与实践已反复证明:能否坚持实事求是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着我们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总的来说,只要我们做到坚定不移地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准确把握现实实际和客观规律,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不断取得理论上的飞跃与实践上的成功;反之,如若背离了实事求是,则必然会遭受挫折。
(四)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1. 扎根群众,多调查,多研究
实事求是的前提是掌握实情,因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如果不了解客观事物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不过客观事物并不总是一个具体、实在的物体,很多时候,它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难以被直接看透。这时就需要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比如中国革命的敌人是谁?朋友是谁?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可能坐在书房闭门造车就得出结论,而是需要俯身交流、沟通,明了不同群体、阶层各自的诉求,才能做出真实有效的判断。不管是经验主义还是教条主义,其本质都是主观主义,它们不从事情的本来面目出发,而是凭着既有的认知处理问题,这是不足取的。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同志指出:“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只有扎根于群众,弯下腰,敢当小学生,敞开心扉,怀有好奇心,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2. 多进行理论学习
实事求是的“是”,指的是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如果说现象就是纷繁复杂的,那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就更可能是隐匿在层层的迷雾之下。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除了要厘清现象之外,还需要有理论做支撑。如果没有理论做指导,就不可能发现和探究出事情的本质和规律。
3. 态度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实事求是需要务实的工作态度。所谓务实是讨论研究具体问题,从事具体工作,追求实际效果,切忌夸张虚浮。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指出,“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也就是说务实就是注重现实、崇尚实干。实事求是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多注重实际内容,少在意一些形式,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所有的成就最终都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再好的创意和决策也需要注重抓落实。没有务实精神,再伟大的目标和任务也实现不了。
4. 坚持自我革命,反对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最大的危害便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但仍有一些党员、干部,眼睛只向上看,不向下看,远离群众,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视若无睹,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其根源就是官僚主义作风在作怪。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官僚主义作风的危害,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反对一切官僚主义。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上率下,从自身做起,勇于自我革命,自觉摒弃官僚主义的陈规陋习和错误思想,对那些敢于触碰纪律“红线”,特别是顶风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党员、干部严肃问责,使全体党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习近平同志强调:“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品质,始终是领导干部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一个重要体现。”
5.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又称“本本主义”,其最大危害就是理论与实践脱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不能简单地奉行教条主义,照抄照搬,更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具体工作中,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不能唯书唯上,而是需要根据唯物辩证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时度势,因时而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也就是说,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都放到具体事物的具体条件中去考察,避免教条主义的“刻舟求剑”式的思维方式。
0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党的立足点
除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十分重要,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足点。独立自主与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共同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回顾党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真正懂得独立自主。
中国共产党早期,不管是组织成立还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完成,都受到了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和扶持,可以说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和扶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非常重要,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但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力量弱小,难以独立自主,而共产国际因为对中国的具体实际掌握得不够,其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指导也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
(一)我们主张自力更生,希望有外援,但不依赖它
1935 年 1 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共产国际干预的情况下,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新阶段。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坚持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共产国际和斯大林要求中国共产党放弃自主领导,一切领导权归统一战线的压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抵制以斯大林和王明为代表的错误路线,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路线,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抗战时期,党领导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培育出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下,依靠自身力量,坚持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中国人自己干,求生存、谋发展,“敌人来了,拿起机枪战斗,敌人没来,拿起镢头种地”,排除万难,顽强拼搏。
党带领军民,从实际出发,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利用人力充足的优势和战时闲暇,开荒种田、纺线织布、栽树种菜,保障基本生活供给,成功解决了生存问题。毛泽东亲自开垦荒地、周恩来参加纺线竞赛、朱德利用工作之余栽树种菜……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力行,为全党和全体军民树立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榜样。驻扎在南泥湾地区的三五九旅是大生产运动中的典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到 1943 年,三五九旅开荒耕种 10 万亩土地,粮食自给率达到了 100%;到 1944 年,三五九旅开垦的荒地总计 26.1 万亩,收获粮食 3.7 万石,养猪 5 624 头。
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如今,《南泥湾》这首歌依然会被人们传唱,它是中国共产党人与自然条件艰苦斗争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的见证。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培养了一支不怕苦、不怕累、能战斗的坚强的革命队伍,磨炼了革命意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成为中国革命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1945 年 1 月,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掌握自己的命运,将革命进行到底,领导人民军队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接受了苏联的一些经济和技术援助,但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搞建设。
(二)独立自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也曾出现重大失误,主要表现在“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全民炼钢的“大跃进”运动、脱离经济建设主线的“文化大革命”。它们都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挫折。
邓小平同志在吸取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前期探索中所犯错误教训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中国怎样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起初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接着得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进而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他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他所勾画的中国现代化蓝图,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正在一步一步化为现实,为后世如何正确地走自己的路提供了光辉典范。世纪之交,中美关系遭受冲击。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江泽民同志强调,独立自主是中国的基本价值观,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坚持独立自主。中国人民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也坚决维护一切民族享有这种权利。我们主张各国都有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国的做法”。
迈入 21 世纪,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将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坚持独立自主相结合。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后,胡锦涛同志根据新形势,提出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善于根据国情进行自主创新、又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不断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独立自主的内涵。独立自主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同时,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兼容并蓄。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非闭关锁国,而是强调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它与对外开放是相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
经过百年考验,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未来依然要坚定不移地走属于自己的路。历史已经证明: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成功且百年不衰的一条基本经验,它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始终,是立党立国之本。
03
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为企业的组织能力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一)做企业要不尚虚、不逐名、不搞形式主义,低调务实,实事求是
以华为公司为例。华为公司发展到今天,能在世界企业之林占据一席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尊重常识、实事求是的胜利。
在达沃斯论坛上曾有记者问任正非,大家最想知道的秘密是:华为成功的秘密是什么?而且它们可以不可以学?任正非的回答是:“我认为:第一,华为没有秘密;第二,任何人都可以学。华为没有什么背景,没有什么依靠,也没有什么资源。唯有努力工作才可能获得机会,努力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为客户服务。”
在研究华为的资深专家吴春波老师眼里,华为有的就是两个字:常识。他所说的常识,也就是对常识的探索、对常识的敬畏、对常识的坚守。华为的历史是探索和运用常识的历史,是常识在塑造着华为,所以华为的成功是常识的胜利。
常识是可信赖的,常识不需要再验证。但是敬畏和坚守常识又是痛苦和困难的,常识性错误是企业犯得最多的一种错误。华为对常识的坚守表现在以客户为中心,能够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等方面。在以客户为中心方面,华为真正做到了:客户虐我千万遍,我待客户如初恋。
比如 2011 年,日本“3·11”大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往外跑,而在东京的华为人却往地震中心走。
当时,余震不断,还有核辐射。东京代表处代表给任正非打电话,不敢说撤,问:“我们怎么办?”任正非说:“这个世界上你能不能再找一个地方供 1.1 亿人口生存?”代表说:“找不着。”任正非说:“日本人都没地方可逃,你凭什么逃?”于是,华为第一时间在日本恢复了 4G 网络准入的测试工作。过去,日本人对华为缺乏认可与信任。从那次大地震以后,日本人被感动了,认为中国企业是值得信任的。
2018 年孟晚舟无故被扣之后,华为日本代表处大手町办公室收到了东京都一名普通市民的来信,信中就孟晚舟无故被扣一事,向华为公司和员工报以声援。信中写道:
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对于住在日本的我来说,以前从未想过要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可是这次孟女士的事件,对我来说绝不是一件可以袖手旁观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或许日本国内并没有太多的人知道,但我的一位住在宫城县的朋友告诉过我,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时,其他公司都在撤退、逃离,只有华为,在危险还没有消除的情况下,毅然进入灾区,抓紧抢修被地震损坏的通信设施。
对华为这样一个能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为我们伸出援手的公司,无论有什么理由,这种不采取任何措施就直接动用国家力量单方面进行排除的做法,是背离做人常理的,让人感到非常悲哀、难受。作为一个日本人我感到羞愧。
另外,华为实事求是地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骄不躁,厚积薄发。2020—2021 年华为发明专利申请量每年超过 1 万件,这些专利都是华为实实在在的高强度研发投入的结果。华为这样的发展势头就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在过去二十多年间,华为按照《华为基本法》规定的“我们保证按销售额的 10% 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且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的比例”制度加强研发投入。2022 年,华为的研发费用支出占全年收入的 25.1%。正是这样持续、大手笔的投入,才让华为有了今天的成绩。
华为也很早就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华为基本法》第九条规定: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
2019 年,任正非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已拥有大量的科学家,包括 700 多名数学家、800 多名物理学家、120 多名化学家、6 000 多名基础研究专家、60 000 多名工程师等。2019 年,华为启动了“天才少年”计划,面向全球招募顶尖人才。在人才上,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重视人才价值,高薪揽才。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在人才上同样如此。任正非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了钱,不是人才也能成为人才。
如果大家留意过华为的成长数据就会发现,华为销售收入从 100 亿 元到 1 000 亿元用了近 10 年的时间,而从 2014 年开始至 2019 年,华为销售收入每年增长 1 000 亿元左右。很多人讲公司大了,基数大,增长乏力,而华为连续 5 年每年保持增长 1 000 亿元左右,着实惊人。2019 年,华为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的打压,华为在这么苦、这么被打压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 1 000 多亿元的增长,销售收入达到 8 588 亿元。2020 年华为出售了荣耀业务,销售收入依然达到了8 914 亿元。
与销售收入相对应的是,2010 年,华为首次进入世界 500 强榜单,到 2015 年,华为仅用了 5 年时间就升到第 228 位,2016 年升到第 129 位,2017 年升到第 83 位,2018 年升到第 72 位,2019 年升到第 61 位, 2020 年达到第 49 位,2021 年位列第 44 位,2022 年降至第 96 位。华为的发展证明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和规律。
(二)要打造百年基业,提升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必须要有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要培育核心专长与技能,做好自己,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中国企业要想不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卡脖子”,自主创新是根本。华为多年来在科研方面持续投入,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主要在应用层面,在基础科学的研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正非曾在采访中说:“我们对自己基础研究的评价应该还不够满意,为什么呢?这 30 年,其实我们真正的突破是数学,手机、系统设备是以数学为中心,但是在物理学、化学、神经学、脑学等其他学科上,我们才刚刚起步,还是落后的,未来的电子科学是融合这些学科的,还没有多少人愿意投奔我们。”
企业要想未来不受制于人,还需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目前,中国企业要实现突破和创新发展还面临以下十大瓶颈。如果不解决这十大瓶颈,中国企业要真正实现创新发展是不可能的。
1. 非长期价值主义的创新思维
部分企业对创新的投入还是“耐不住寂寞”,急于求成,出现了不少病态的专利申请,知识产权量多质低,片面追求创新的规模,整个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很低,不少成果难以推广和应用。如 2019 年,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但转化率却落在后面。对中国企业来讲,应戒除浮躁心态,要从追求规模创新逐渐转向追求有质量的创新。
2. 不尊重知识产权
部分企业喜欢模仿、抄袭,原创与首创精神不足,所以现在不少企业技术转移多于技术创新,二次开发多于原创。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不能将创新局限于商业模式与产品应用场景的体验,还是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基础的创新研究力度。我们需要在底层技术和原创核心技术上发力,从应用性创新驱动真正走向硬科技创新驱动。
3. 创新投入不够
中国企业虽然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是和其他国家企业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2022 年,世界 500 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在 4% 左右,而据新华社报道,中国 500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只有 1.81%。企业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就必须加大创新投入,提高创新的效能和质量。
4. 科学创新精神缺失
我们现在存在不少创新造假,科研部门骗资金、骗项目的现象。要实现真正的创新,骗资金、骗项目歪风必须刹住,要鼓励真正科学创新精神的涌现和发展。
5. 封闭式创新
创新处于小圈子、个体户的生态中,将自主创新异化为自我封闭,搞小而全,没有一个开放式的创新系统,不能有效利用全球化的创新资源,研发和创新的方法论滞后。未来,如何发展开放式创新与跨界融合式创新,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是中国企业创新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6. 创新文化缺失
一方面,对创新失败的包容度不够。创新的成功往往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之上。从这一点来讲,我们需要提高对创新失败的宽容度与包容度。另一方面,对创新人才不够尊重。我们整个创新生态还不完善,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与科技创新的规律存在冲突,很多搞科技创新的科学家没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没有技术路线的决定权。另外,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也是导致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足的重要因素。
7. 创新成果的评价与衡量缺乏客观的标准
创新成果难以得到价值认可与回报,创新成果与资本之间难以找到合理的权益分配比例,研发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狭窄,对创新人才的中长期激励不足。
8. 企业研发组织的结构与管理模式落后
企业研发组织在结构、管理模式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研发组织机制僵化与非市场化最为突出。尤其是非市场化的流程与评价,导致现在很多创新不是市场导向,不是客户导向,而是为发表论文而创新,为专利而创新,或者为出专著而创新,或者为拿奖而创新,缺乏技术商人意识,缺乏创新的市场价值导向,在企业内部也缺乏部门和团队的创新协同。
9. 创新脱离底层逻辑
现在很多创新不是向善而是作恶,很多创新毫无底线地侵犯个人隐私。例如:有些企业利用大数据绑架消费者,剥夺消费者选择权;有些企业以科技创新的名义扼杀创新,形成垄断经营;甚至还有些企业利用人性弱点去开发满足人性中恶的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中国企业要真正实现以创新求发展,还是要科技向善,体现人文关怀,使创新更有温度。
10. 创新的顶层设计缺失,系统创新能力不足
很多创新追求点的创新、个体的创新。产业互联网时代是融合创新的时代,更是一个系统创新的时代。中国企业要实现真正的创新,需要走向系统创新、融合创新。
(三)企业要发展壮大,永远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种精神不能丢
任何企业要是丢弃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会出现组织惰怠,从而让企业走向末路。
2020 年 5 月 19 日,有员工在华为心声社区发帖倡导“学习‘南泥湾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打造‘好江南’”。
2020 年 8 月 4 日上午,有消息称,为应对美国对华为的技术打压,华为启动了意在规避应用美国技术制造终端产品的“南泥湾”项目。熟悉华为内部的人直言,用“南泥湾”命名这个项目,就是希望“在遭受美国的技术打压困境期间,实现自给自足”。
南泥湾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奋力拼搏、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华为需要的,也是所有企业需要的。任正非曾说: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唯有我们内部的惰怠与腐败。要杜绝腐败,惰怠就是一种最广泛、最有害的腐败,人人皆有可能为之,不要以为与己无关。置公司于死地的就是这种成功以后的惰怠。
来源:J9九游会e洞察(ID:chnstonewx)
摘编自彭剑锋教授新著《赢在组织》,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开创中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所以打不倒并能够从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冲破重围,笔者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本本主义;二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努力实现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独立自主,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01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所谓“精髓”就是精华与核心,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与核心是“实事求是”。
中共中央党校的校训——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它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人头脑中对物质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要让倒影符合真实的物体形态和生产过程,就要求人们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意气用事,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才能看到事实和真相,并以此为基础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一切从实际出发,意味着人的主观认识需要无限接近客观实际。但是人的认识有其主观性、局限性,难以实现无限接近客观实际,有时甚至会出现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背离的情况。正是由于主观性和局限性的存在,中国共产党曾经——尤其是早期——未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犯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教条主义是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脱离具体的实际情况;经验主义是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不学习,不创新。教条主义以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为典型。经验主义以瞿秋白的“城市中心论”为代表。
(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成方法,根据变化着的实际做出应对之策,就会带来成功,但是不结合中国的实际,生搬硬套就会带来灾祸。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相对,我们也可以看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大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能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并据此做出正确决策,从而把中国革命一步一步引向胜利。
毛泽东一直注重调研,他深入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生活,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切实践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打下了基础。
1925 年,毛泽东因病回韶山休养。当时党内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的右倾机会主义。一种是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的“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却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争取广大的同盟军。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休养期间的毛泽东广泛接触群众、了解农村,掌握农民的实际情况,并创办了 20 来所农民夜校。他在夜校教农民识字、学珠算,并向农民进行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毛泽东同志通过这些工作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并感受到农民所蕴含的巨大的革命力量。
他通过认真调研写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文章最后说:
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这篇基于调查实践的文章,解决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为后来党制定合适的政策奠定了基础。
秋收起义后,中国革命从高潮转入低谷,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工农红军寡不敌众,败多胜少,共产党党内思想混乱,一部分人对革命的前途丧失信心,悲观思想重新抬头,有些人甚至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如何看待革命形势?革命的力量在哪里?革命还有没有复兴的希望?革命应当向何处去?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所有这些关系中国革命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都摆在革命者的面前,需要他们做出科学的分析,从实践中做出正确的抉择。毛泽东经过客观冷静的分析,总结一年来湘赣边界斗争经验,写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被收入《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作了修改,并改名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意味着既不能照搬巴黎公社的做法,也不能照搬苏联现成经验。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分析了中国的特殊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即政权问题,提出了在小块农村地区和偏僻山村建立红色政权的理论,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政权的性质、使命和前途,并做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准预见。可以说这是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结合。
1930 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的相关著作
1931 年 4 月,毛泽东在《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对“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断作了补充和发展,提出:“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正是基于调查,毛泽东说:
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香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使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谓“臭的”“死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脱离实际,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僵化、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的某些个别判断和制定的具体纲领。
1938 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并提出了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
他强调,“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他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1941 年 5 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作了深刻的阐释,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1945 年 4 月至 6 月,党的七大召开,“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正式写入党章。党的七大以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继续丰富与发展。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总结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提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掌握自己的命运,将革命进行到底,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新形势,毛泽东说: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果只有几篇原有的哲学著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那是不行的。实践、生活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生活之树是长青的。
(二)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总结出来的宝贵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什么时候坚持得好、发展得好,党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蓬勃发展;什么时候偏离这一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遇挫折。
1978 年,邓小平同志领导了全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5 月 11 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为重新恢复和发展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创造了条件。从此,中国进入新征程。
刊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的《光明日报》和修改过的清样
在同年 12 月 13 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重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一讲话实际上成为党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此后,党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关于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定的时间、历史沿革关系及全面表述,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召开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有这样一段著名的概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们说重申,就是说把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恢复起来……党的这条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确立的,他在领导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是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的。”1980 年 12 月,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论断,它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通俗形象的说法。“石头”就是指中国的实际情况,“摸”就是在实践中去探索研究,“过河”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推动了中国从“文化大革命”的泥潭中走出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 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97 年,江泽民同志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要求。他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党的思想路线在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探索中得以发展、丰富和完善。党的二十大通过的新的党章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新的飞跃,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下取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完成新时代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 2013 年 1 月 5 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013 年 12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有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以事实为依据、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勇气和正气,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推进理论创新。2018 年 4 月 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实事求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又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敢闯敢干,大胆实践,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全国改革步伐。”
坚持实事求是是工作成功的关键。2015 年 6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实践反复证明,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全党同志一定要把实事求是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经常、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多一些、把客观规律认识得更透一些,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下扎实的工作基础。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在一百多年的奋斗中,正是尊重一切实际,不受本本主义的束缚,不断克服各种错误思想,才使党组织能纠正各种错误,得到极大发展。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的真经和密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炬和灯塔。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百多年来党的历史与实践已反复证明:能否坚持实事求是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着我们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总的来说,只要我们做到坚定不移地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准确把握现实实际和客观规律,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不断取得理论上的飞跃与实践上的成功;反之,如若背离了实事求是,则必然会遭受挫折。
(四)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1. 扎根群众,多调查,多研究
实事求是的前提是掌握实情,因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如果不了解客观事物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不过客观事物并不总是一个具体、实在的物体,很多时候,它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难以被直接看透。这时就需要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比如中国革命的敌人是谁?朋友是谁?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可能坐在书房闭门造车就得出结论,而是需要俯身交流、沟通,明了不同群体、阶层各自的诉求,才能做出真实有效的判断。不管是经验主义还是教条主义,其本质都是主观主义,它们不从事情的本来面目出发,而是凭着既有的认知处理问题,这是不足取的。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同志指出:“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只有扎根于群众,弯下腰,敢当小学生,敞开心扉,怀有好奇心,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2. 多进行理论学习
实事求是的“是”,指的是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如果说现象就是纷繁复杂的,那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就更可能是隐匿在层层的迷雾之下。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除了要厘清现象之外,还需要有理论做支撑。如果没有理论做指导,就不可能发现和探究出事情的本质和规律。
3. 态度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实事求是需要务实的工作态度。所谓务实是讨论研究具体问题,从事具体工作,追求实际效果,切忌夸张虚浮。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指出,“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也就是说务实就是注重现实、崇尚实干。实事求是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多注重实际内容,少在意一些形式,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所有的成就最终都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再好的创意和决策也需要注重抓落实。没有务实精神,再伟大的目标和任务也实现不了。
4. 坚持自我革命,反对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最大的危害便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但仍有一些党员、干部,眼睛只向上看,不向下看,远离群众,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视若无睹,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其根源就是官僚主义作风在作怪。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官僚主义作风的危害,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反对一切官僚主义。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上率下,从自身做起,勇于自我革命,自觉摒弃官僚主义的陈规陋习和错误思想,对那些敢于触碰纪律“红线”,特别是顶风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党员、干部严肃问责,使全体党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习近平同志强调:“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品质,始终是领导干部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一个重要体现。”
5.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又称“本本主义”,其最大危害就是理论与实践脱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不能简单地奉行教条主义,照抄照搬,更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具体工作中,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不能唯书唯上,而是需要根据唯物辩证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时度势,因时而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也就是说,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都放到具体事物的具体条件中去考察,避免教条主义的“刻舟求剑”式的思维方式。
0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党的立足点
除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十分重要,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足点。独立自主与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共同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回顾党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真正懂得独立自主。
中国共产党早期,不管是组织成立还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完成,都受到了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和扶持,可以说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和扶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非常重要,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但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力量弱小,难以独立自主,而共产国际因为对中国的具体实际掌握得不够,其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指导也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
(一)我们主张自力更生,希望有外援,但不依赖它
1935 年 1 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共产国际干预的情况下,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新阶段。
遵义会议会址(新华社)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坚持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共产国际和斯大林要求中国共产党放弃自主领导,一切领导权归统一战线的压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抵制以斯大林和王明为代表的错误路线,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路线,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抗战时期,党领导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培育出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下,依靠自身力量,坚持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中国人自己干,求生存、谋发展,“敌人来了,拿起机枪战斗,敌人没来,拿起镢头种地”,排除万难,顽强拼搏。
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在开荒生产 (新华社)
党带领军民,从实际出发,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利用人力充足的优势和战时闲暇,开荒种田、纺线织布、栽树种菜,保障基本生活供给,成功解决了生存问题。毛泽东亲自开垦荒地、周恩来参加纺线竞赛、朱德利用工作之余栽树种菜……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力行,为全党和全体军民树立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榜样。驻扎在南泥湾地区的三五九旅是大生产运动中的典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到 1943 年,三五九旅开荒耕种 10 万亩土地,粮食自给率达到了 100%;到 1944 年,三五九旅开垦的荒地总计 26.1 万亩,收获粮食 3.7 万石,养猪 5 624 头。
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如今,《南泥湾》这首歌依然会被人们传唱,它是中国共产党人与自然条件艰苦斗争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的见证。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培养了一支不怕苦、不怕累、能战斗的坚强的革命队伍,磨炼了革命意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成为中国革命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1945 年 1 月,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掌握自己的命运,将革命进行到底,领导人民军队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接受了苏联的一些经济和技术援助,但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搞建设。
(二)独立自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也曾出现重大失误,主要表现在“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全民炼钢的“大跃进”运动、脱离经济建设主线的“文化大革命”。它们都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挫折。
邓小平同志在吸取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前期探索中所犯错误教训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中国怎样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起初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接着得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进而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他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他所勾画的中国现代化蓝图,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正在一步一步化为现实,为后世如何正确地走自己的路提供了光辉典范。世纪之交,中美关系遭受冲击。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江泽民同志强调,独立自主是中国的基本价值观,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坚持独立自主。中国人民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也坚决维护一切民族享有这种权利。我们主张各国都有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国的做法”。
迈入 21 世纪,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将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坚持独立自主相结合。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后,胡锦涛同志根据新形势,提出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善于根据国情进行自主创新、又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不断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独立自主的内涵。独立自主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同时,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兼容并蓄。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非闭关锁国,而是强调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它与对外开放是相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
经过百年考验,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未来依然要坚定不移地走属于自己的路。历史已经证明: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成功且百年不衰的一条基本经验,它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始终,是立党立国之本。
03
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为企业的组织能力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一)做企业要不尚虚、不逐名、不搞形式主义,低调务实,实事求是
以华为公司为例。华为公司发展到今天,能在世界企业之林占据一席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尊重常识、实事求是的胜利。
在达沃斯论坛上曾有记者问任正非,大家最想知道的秘密是:华为成功的秘密是什么?而且它们可以不可以学?任正非的回答是:“我认为:第一,华为没有秘密;第二,任何人都可以学。华为没有什么背景,没有什么依靠,也没有什么资源。唯有努力工作才可能获得机会,努力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为客户服务。”
在研究华为的资深专家吴春波老师眼里,华为有的就是两个字:常识。他所说的常识,也就是对常识的探索、对常识的敬畏、对常识的坚守。华为的历史是探索和运用常识的历史,是常识在塑造着华为,所以华为的成功是常识的胜利。
常识是可信赖的,常识不需要再验证。但是敬畏和坚守常识又是痛苦和困难的,常识性错误是企业犯得最多的一种错误。华为对常识的坚守表现在以客户为中心,能够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等方面。在以客户为中心方面,华为真正做到了:客户虐我千万遍,我待客户如初恋。
比如 2011 年,日本“3·11”大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往外跑,而在东京的华为人却往地震中心走。
当时,余震不断,还有核辐射。东京代表处代表给任正非打电话,不敢说撤,问:“我们怎么办?”任正非说:“这个世界上你能不能再找一个地方供 1.1 亿人口生存?”代表说:“找不着。”任正非说:“日本人都没地方可逃,你凭什么逃?”于是,华为第一时间在日本恢复了 4G 网络准入的测试工作。过去,日本人对华为缺乏认可与信任。从那次大地震以后,日本人被感动了,认为中国企业是值得信任的。
2018 年孟晚舟无故被扣之后,华为日本代表处大手町办公室收到了东京都一名普通市民的来信,信中就孟晚舟无故被扣一事,向华为公司和员工报以声援。信中写道:
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对于住在日本的我来说,以前从未想过要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可是这次孟女士的事件,对我来说绝不是一件可以袖手旁观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或许日本国内并没有太多的人知道,但我的一位住在宫城县的朋友告诉过我,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时,其他公司都在撤退、逃离,只有华为,在危险还没有消除的情况下,毅然进入灾区,抓紧抢修被地震损坏的通信设施。
对华为这样一个能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为我们伸出援手的公司,无论有什么理由,这种不采取任何措施就直接动用国家力量单方面进行排除的做法,是背离做人常理的,让人感到非常悲哀、难受。作为一个日本人我感到羞愧。
另外,华为实事求是地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骄不躁,厚积薄发。2020—2021 年华为发明专利申请量每年超过 1 万件,这些专利都是华为实实在在的高强度研发投入的结果。华为这样的发展势头就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在过去二十多年间,华为按照《华为基本法》规定的“我们保证按销售额的 10% 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且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的比例”制度加强研发投入。2022 年,华为的研发费用支出占全年收入的 25.1%。正是这样持续、大手笔的投入,才让华为有了今天的成绩。
华为也很早就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华为基本法》第九条规定: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
2019 年,任正非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已拥有大量的科学家,包括 700 多名数学家、800 多名物理学家、120 多名化学家、6 000 多名基础研究专家、60 000 多名工程师等。2019 年,华为启动了“天才少年”计划,面向全球招募顶尖人才。在人才上,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重视人才价值,高薪揽才。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在人才上同样如此。任正非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了钱,不是人才也能成为人才。
如果大家留意过华为的成长数据就会发现,华为销售收入从 100 亿 元到 1 000 亿元用了近 10 年的时间,而从 2014 年开始至 2019 年,华为销售收入每年增长 1 000 亿元左右。很多人讲公司大了,基数大,增长乏力,而华为连续 5 年每年保持增长 1 000 亿元左右,着实惊人。2019 年,华为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的打压,华为在这么苦、这么被打压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 1 000 多亿元的增长,销售收入达到 8 588 亿元。2020 年华为出售了荣耀业务,销售收入依然达到了8 914 亿元。
与销售收入相对应的是,2010 年,华为首次进入世界 500 强榜单,到 2015 年,华为仅用了 5 年时间就升到第 228 位,2016 年升到第 129 位,2017 年升到第 83 位,2018 年升到第 72 位,2019 年升到第 61 位, 2020 年达到第 49 位,2021 年位列第 44 位,2022 年降至第 96 位。华为的发展证明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和规律。
(二)要打造百年基业,提升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必须要有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要培育核心专长与技能,做好自己,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中国企业要想不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卡脖子”,自主创新是根本。华为多年来在科研方面持续投入,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主要在应用层面,在基础科学的研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正非曾在采访中说:“我们对自己基础研究的评价应该还不够满意,为什么呢?这 30 年,其实我们真正的突破是数学,手机、系统设备是以数学为中心,但是在物理学、化学、神经学、脑学等其他学科上,我们才刚刚起步,还是落后的,未来的电子科学是融合这些学科的,还没有多少人愿意投奔我们。”
企业要想未来不受制于人,还需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目前,中国企业要实现突破和创新发展还面临以下十大瓶颈。如果不解决这十大瓶颈,中国企业要真正实现创新发展是不可能的。
1. 非长期价值主义的创新思维
部分企业对创新的投入还是“耐不住寂寞”,急于求成,出现了不少病态的专利申请,知识产权量多质低,片面追求创新的规模,整个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很低,不少成果难以推广和应用。如 2019 年,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但转化率却落在后面。对中国企业来讲,应戒除浮躁心态,要从追求规模创新逐渐转向追求有质量的创新。
2. 不尊重知识产权
部分企业喜欢模仿、抄袭,原创与首创精神不足,所以现在不少企业技术转移多于技术创新,二次开发多于原创。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不能将创新局限于商业模式与产品应用场景的体验,还是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基础的创新研究力度。我们需要在底层技术和原创核心技术上发力,从应用性创新驱动真正走向硬科技创新驱动。
3. 创新投入不够
中国企业虽然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是和其他国家企业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2022 年,世界 500 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在 4% 左右,而据新华社报道,中国 500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只有 1.81%。企业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就必须加大创新投入,提高创新的效能和质量。
4. 科学创新精神缺失
我们现在存在不少创新造假,科研部门骗资金、骗项目的现象。要实现真正的创新,骗资金、骗项目歪风必须刹住,要鼓励真正科学创新精神的涌现和发展。
5. 封闭式创新
创新处于小圈子、个体户的生态中,将自主创新异化为自我封闭,搞小而全,没有一个开放式的创新系统,不能有效利用全球化的创新资源,研发和创新的方法论滞后。未来,如何发展开放式创新与跨界融合式创新,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是中国企业创新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6. 创新文化缺失
一方面,对创新失败的包容度不够。创新的成功往往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之上。从这一点来讲,我们需要提高对创新失败的宽容度与包容度。另一方面,对创新人才不够尊重。我们整个创新生态还不完善,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与科技创新的规律存在冲突,很多搞科技创新的科学家没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没有技术路线的决定权。另外,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也是导致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足的重要因素。
7. 创新成果的评价与衡量缺乏客观的标准
创新成果难以得到价值认可与回报,创新成果与资本之间难以找到合理的权益分配比例,研发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狭窄,对创新人才的中长期激励不足。
8. 企业研发组织的结构与管理模式落后
企业研发组织在结构、管理模式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研发组织机制僵化与非市场化最为突出。尤其是非市场化的流程与评价,导致现在很多创新不是市场导向,不是客户导向,而是为发表论文而创新,为专利而创新,或者为出专著而创新,或者为拿奖而创新,缺乏技术商人意识,缺乏创新的市场价值导向,在企业内部也缺乏部门和团队的创新协同。
9. 创新脱离底层逻辑
现在很多创新不是向善而是作恶,很多创新毫无底线地侵犯个人隐私。例如:有些企业利用大数据绑架消费者,剥夺消费者选择权;有些企业以科技创新的名义扼杀创新,形成垄断经营;甚至还有些企业利用人性弱点去开发满足人性中恶的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中国企业要真正实现以创新求发展,还是要科技向善,体现人文关怀,使创新更有温度。
10. 创新的顶层设计缺失,系统创新能力不足
很多创新追求点的创新、个体的创新。产业互联网时代是融合创新的时代,更是一个系统创新的时代。中国企业要实现真正的创新,需要走向系统创新、融合创新。
(三)企业要发展壮大,永远需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种精神不能丢
任何企业要是丢弃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会出现组织惰怠,从而让企业走向末路。
2020 年 5 月 19 日,有员工在华为心声社区发帖倡导“学习‘南泥湾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打造‘好江南’”。
华为心声社区帖子
2020 年 8 月 4 日上午,有消息称,为应对美国对华为的技术打压,华为启动了意在规避应用美国技术制造终端产品的“南泥湾”项目。熟悉华为内部的人直言,用“南泥湾”命名这个项目,就是希望“在遭受美国的技术打压困境期间,实现自给自足”。
南泥湾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奋力拼搏、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华为需要的,也是所有企业需要的。任正非曾说: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唯有我们内部的惰怠与腐败。要杜绝腐败,惰怠就是一种最广泛、最有害的腐败,人人皆有可能为之,不要以为与己无关。置公司于死地的就是这种成功以后的惰怠。
自媒体
备案信息
京ICP备10009731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921号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90cloud.com
知识中心: : 邮箱登陆
Copyright @90cloud.com All Right Reserved.北京J9九游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